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研发柔性电子皮肤 可实现假肢与人体神经联动
刘老师
阅读:3
2025-09-17 16:00:29
评论:0
首尔国立大学机械工程系与生物医学工程系联合团队宣布研发出
“柔性仿生电子皮肤”,该皮肤可通过神经接口与人体运动神经联动,使假肢具备触觉感知与精细操作能力,相关成果发表于《自然・电子学》杂志。
传统假肢多缺乏触觉反馈,使用者难以完成抓握鸡蛋、系纽扣等精细动作。首尔国立大学团队研发的电子皮肤厚度仅 0.1 毫米,采用柔性聚酰亚胺基底,集成 1000 个微型压力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,可感知 0.1 克至 10 公斤的压力变化及 0.1℃的温度波动。通过植入式神经接口芯片,传感器信号可直接传输至人体运动神经,使使用者获得 “真实触觉”。
在临床试验中,一位前臂截肢患者通过配备电子皮肤的假肢,成功完成抓握玻璃杯、分拣硬币等动作,动作准确率达 95%,且能通过触觉区分不同材质的物体。患者反馈:“能感觉到杯子的重量和温度,就像用自己的手一样。”
项目负责人金敏圭教授介绍,电子皮肤的制造成本已降至每平方厘米 5 美元,计划 2028 年实现商业化量产。首尔国立大学已与现代重工合作建立生产线,同时开设 “仿生医学工程” 微专业,培养跨学科人才。该突破为残障人士康复带来革命性变化,全球潜在受益人群超 1 亿人。
本文 布隆迪大学网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zonghe.gov.edu.bi/post/2918.html